0
縮 圖 商品項目 數 量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
0
結帳
商品選購
Product
ⓃⒺⓌ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自白
  • 產品型號 |
    SAB110BK0005002
  • 產品規格 |
  • 選擇數量 |
  • 定  價 |
    N.T. 350 元
  • 優 惠 價 |
    N.T. 315 元
 展覽優惠價 10/17-11/02 

 
  • 作者 ∕ 文:風起、人猿、Picca、太陽奈克、佳佳、麗芬

  • 作者 ∕ 圖:鄭彥、翔碩、魔人糾糾、湘祐、夜吟

  • 頁數:122頁

  • 單 ∕ 彩色:單色

  • 規格:18 x 25.5cm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日:2025年10月





 
 

出貨說明
一般出貨

  • 限量商品數量有限,以訂購先後順序為準,售完為止。

  • 預計 11月初 開始出貨。

  • 現貨商品每週一開始預備出貨,週一當日下訂之訂單須待隔週出貨。

  • 3本以上"免運費"

 

展期優惠說明(原價350元)

  • 單本9折

  • 兩本(含以上)85折

  • 如訂購數量與優惠數量數不相符,即訂單視同取消。

  • 購買2本以上請在「訂單備註」註明希望款式,如沒備註會隨機出貨。

  • 展期優惠時間為10/17(五)至11/2(日)

 
 

​​內容簡介


本書中夥伴們的經驗均摘取自2021年至2025年間,活泉之家精神文化培力基地的疾病經驗專業化小組中夥伴們分享的內容。

在活泉的日常裡,有很多機會跟夥伴們互動,會聽到不少他們的生命經驗。每天所看到、聽到、接觸到的,都跟媒體上、教科書上對精神病人的描述是完全不一樣的樣貌。

精神疾病經驗者提供了專業人員以及課本或病理學中,無法提供的視角與經驗,讓我們可以更全面及多元的認識精神疾病的本質,以及疾病當事人在過程中的感受與經歷;並以疾病當事人的身分去提出自己的需要,而不再只是被告知或被認定你/妳的需求是哪些,也能對精神疾病的各種處遇方式提出意見。

這本書前四章的內容邀請了4位夥伴協力,以他們身為精神疾病當事人的視角,重新編輯了原有的內容;第五章《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則是因應2025年的展覽而特別跟大家討論的主題。

另外,其中3位夥伴更一起討論書的架構、內容如何呈現、風格、封面等等,並分別找了5位夥伴創作插圖或四格漫畫。
 
透過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主體經驗分享,看見每個人因著自己的經歷而發展出獨有的樣態。或許我們的社會需要的不是一式一樣的標準,而是能涵容差異的量度。希望有一天,社會生存的本質能適合所有的人吧!
 
本書特色  
  • 本書為第一本以疾病當事人為主體,共同討論、書寫、創作之出版書籍。
     

  • 本書為兩款封面,每本皆附贈一張同封面書籤,購買一套(兩本不同封面)送一本「十句讓人不舒服的正常話」十句話小書。

 

作者介紹∣筆者、繪者自我介紹(按出現順序)

  • 老王
    喜歡火山,喜歡龍舟,喜歡墓地。不擅長數字和複雜的事情。專長就是可以快速入睡。人生中很少很少中過發票。希望可以中一次。 因為一些緣故,沒有辦法碰數字,就從郵局離職。生活重心轉移到萬美街的活泉以及繪本。在這裡遇見了好多好多重要的朋友。

     

  • 鄭彥
    ​我是一位思覺失調的精神病患,也是一位身障者。剛發病的時候會有幻聽跟被害妄想症,我幾乎足不出門,也不跟外人講話,非常的封閉自我。但自從開始規律的習慣畫畫,以及活泉之家的社工輔導下,加上按時吃藥,生活作息開始正常起來,個性也不斷的創作,慢慢開朗起來。感謝藝術讓我慢慢覺得自己跟正常人沒兩樣,幻聽、被害妄想症也開始漸漸的消失。也感謝活泉之家的社工跟夥伴們,我開始慢慢的學習與外人社交。感謝。

     

  • 風起
    平日愛拿冷笑話來搞笑,只要發現有機可乘,就會對個人或群體進行冷笑話攻擊。
    得的是情感性思覺失調,病齡20年,正性症狀至今皆已減少,惟受負性症狀又或是自身個性影響,對外界如何看待自己表現得甚為在意,甚至過度擔憂,所以有時又顯得拘謹。
    與人有較多、較深的連結是內心最大的想望。
     

  • 翔碩
    ​我從小一就熱愛畫畫,第一幅作品是自創六格漫畫〈小飛俠〉,講述打怪與行俠仗義的冒險故事。我的作品曾刊登於報章雜誌與新聞網站。國中時迷上《七龍珠》,也熱愛太空冒險題材的電影與動畫。即使在仁濟療養院住院期間,我依然持續創作並屢獲表揚。後來在安和、采蒔、心橋工作坊、也在友好復健技藝設職訓學海報設計,對於美工技術有更卓越的認知。住松德醫院期間及轉往社區家園後也未曾停筆,曾獲寫生比賽優選,並入選心靈畫展。

     

  • 人猿
    ​話多、時常在思考,在宇宙漂泊的靈魂,不知要去、能去何處。一直在尋找生命的意義,和一個可以好好休息的港灣。

     

  • 魔人糾糾
    ​來自活泉之家的創作者,也是一位在長照壓力與精神創傷中走過來的倖存者。我的作品聚焦於網路霸凌、情緒壓力,以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與標籤。創作對我來說不是單純的興趣,而是支撐我活下去的重要力量。我不期待被每個人理解,因為有些人選擇不懂。但我相信,只要我還在畫,這些痛苦與掙扎就有留下的痕跡。化名魔人糾糾,我用畫筆訴說傷痕,也留下我存在過的證明,這是我對世界的回應。

     

  • Picca
    ​大崎腳人,「星期日拯救計畫-不良製作委員會」廣告組成員,喜歡撕標籤,習慣文字勝過聲音,喜歡像老鼠一樣沿著牆角走路,常出沒於醫院、文具店及健身中心,小時候曾撿到一隻睡著的蝙蝠。討厭香水。如果中樂透,會拿一部分支付心理分析費用,其餘贈與。

     

  • 湘祐
    ​49歲,自19歲起便與多重精神疾病共處,歷經慮症、焦慮症、精神官能症、精神分裂症與思覺失調症(情感型與雙相型)。長期與幻聽、幻想、輕度妄想與躁鬱等症狀搏鬥,仍持續透過創作尋找出口。作品中展現深層內在世界的掙扎與希望,畫筆成為自我療癒與表達的重要媒介。期盼能如常人般擁有穩定的工作與生活,走向健康、自在的人生正軌。

     

  • 太陽奈克
    於2011年高中畢業時發病,連續兩年住精神科急性病房,其後確診思覺失調,大學重考兩年(考三年)才考上。
    大學時期重新整理自己的發病、生命經驗,後寫成《加太的青鳥》、《精思戀之罪》、《世界的局外人》等書。
    相信不管是喜是悲,人會經驗各樣事物都是有意義的。
    ​夢想與村上春樹討論文學裡真切的生命,羨慕梭羅能悠遊於湖濱,反思自然與人的關係。

     

  • 夜吟
    夜晚的吟歌。擅長以視覺敘事描繪情感世界的創作者,作品融合插畫、角色設計,擅長以色彩與筆觸捕捉人心深處的微光,以及自身對孤獨與連結的深刻體悟。
    ​不僅以畫筆描繪夢境,也以創作回應現實。我相信藝術不只是表達,更是一種陪伴——希望觀者在我的作品中找到情緒的出口與心靈的棲息地。 每一幅畫就是一個世界,一個聲音。

     

  • 佳佳
    ​台北人,台大台文所畢業,輕度的精神疾病經驗者。希望能連結文學跟生命經驗,以文字編織出對所有精神疾病經驗者更友善的社會圖像,變成改變世界的一道力量。

​內容目錄



​內容試閱
















​以上內容節錄自《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自白》

TOP